这两天车圈炸锅了。
因为有个大佬说," 我们绝不能再推行免费推广和智驾平权的策略,所有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必须实现收费 ...... "
这话一出,直接引发全网热议。
从不同角度出发,大家重点关注的是:
车主到底是应该自己掏钱买车企提供的相关辅助驾驶功能?还是不应该掏钱,车企应该免费送?
觉得车主不应该掏钱的网友表示:
车企搞这一出其实就是变相割韭菜;
交钱的都是傻子,出了事自己担。
另外认为应该车主交钱的网友就表示:
没有利润哪来的服务?成本不会消失,只会出现在另一个地方;
放心,就算是免费也是算进整车零售价里了。
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,这事儿确实值得讨论,今儿也来看看具体咋回事。
首先,前面提到的这位大佬,也不是跟某类专家一样张口就来,也引用了一组非常现实的数据:
有数据统计显示,今年 1-5 月,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 7% ,乘用车销量增长 14% ,但整个行业利润却大幅下滑 11.9% 。
更扎心的是,大多数供应商都深陷价格战泥潭。
所以这位大佬的意思是,如果将智驾免费装到所有车上,那行业走向,大概率会面临无利润、无投入、无进步的恶性循环。
而应对之法,大佬呼吁中国车企学特斯拉,推动高阶智驾收费。
因为特斯拉 FSD(全自动驾驶)系统售价超过 6 万元,照样有用户追着买单,所以智驾有市场溢价 ......
这些发言也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。
表示理解的,更多考虑研发成本、行业就业发展;
觉得离谱的,认为车主买车的时候硬件收钱,软件还要再割一刀,难道因为智驾方案买不动,就要道德绑架消费者?
似乎这两种不同解读都有道理啊。
就像现在的车企,本身就站成了两大阵营一样。
走收费路线的,除了特斯拉,还有例如:华为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一次性购买价 3.6 万元;蔚来搞订阅制,月付 380 元享受智驾服务 ......
另外的免费派,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: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,还给已经付费的用户退款 ......
这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子,其实也反映出不同车企打的算盘。
收费的这边,因为华为等这些投入了巨资去研发相关技术,换句话说,我花这么多钱,技术服务也过硬,凭什么不能收费?
免费这边,主要考虑到现在车圈太卷了,我车企愿意放掉部分利润,先把车主尽全力争取过来,后面用户、数据啥的都起来了,赚钱的路子也不用愁。
这样看也没毛病。
但是卡在这中间的,还有供应商呀。
因为供应商的关键问题就是,智驾研发需要巨资支持,考虑行业的长期发展,就相当面前是个无底洞。
除了面临研发经费的压力,还有供应商也逃不开价格战,主机厂还要求供应商降价。
所以这才让供应商难上加难。
而前面吐苦水的大佬,也是供应商阵营。
但更快破防的,是普通车主。
有平台数据显示,90% 用户愿意为高阶智驾付费,30% 用户甚至能接受万元级投入。
但现实是,很多车主对现有智驾系统并不满意。
更难受的是,有些车企不是 " 买硬件送软件 " ,而是硬件、流量、软件等 " 层层收费 " ,从心理感受上,车主同样是付费,但后者相对更膈应人。
所以综合、长远来看,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需要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。
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应对方式是,基础功能打包到车价里,高阶功能用户按需购买。
还有,如果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技术够硬,还真不缺付费用户,与其倒苦水,还不如先把技术打磨好。
那如果真的苦于现阶段供应商生存难的问题,那是不是可以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呢?
只要不是纯恶心、套路车主,那入股能创造更多增值的服务选项,车主有更多选项,也就有了新的盈利增长点。
所以哈,这个话题的关键,根本就不是智驾应不应该收费;
而是相关技术值不值这个价,车企是不是应该多样化发展。
那这场争论,就没有标准答案,大家角度不一样,考量自然也侧重有利于自己的那一方。
但不管怎么说,不管怎么选,都得以用户体验为核心。
回到刚开始的问题,愿意交钱的车主不是傻子,那些期望所用用户都买单的,才是真的急了 ......
参考资料:
每日经济新闻、快科技、亿欧、新浪微博等其他网络信息
编辑:CR
牛达人配资-唐山股票配资-十大股票配资网站-全国前三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